
《对韵歌》教案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总归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对韵歌》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《对韵歌》教案1【教学目标】
1、认识7个生字,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会写3个生字。
2、认识笔画“提”“撇折”“竖折”。
3、朗读《对韵歌》,感悟韵律美。
【教学重点】通过听读、看图想象等方法,识记生字。
【教学难点】读准“风、虫”的字音。
【教学课时】2课时
第一课时
【课时目标】
1、认识7个生字,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会写3个生字。
2、认识笔画“提”“撇折”“竖折”。
【教具准备】课件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新课
1、导入:你们想不想对对子?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,我们一起来做“找朋友”的游戏。天对(地),黑对(白),花对(树)。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,对子对得真不错。今天,我们来学一首儿歌《对韵歌》。(板书课文题目:对韵歌。)
2、展示图片:根据图片说出对子。
(热)对(冷)(低)对(高)
3、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。
【设计意图:游戏导入,展示图片,引入对对子,引起学生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。】
二、初读感知
1、听范读。
出示朗读视频,听范读,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,注意生字的读音。
2、学生初读。
自读提示: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,努力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。
3、检查自读情况
指名读课文,同学互评:字音是否正确,句子是否通顺。
三、学习字词
1、认读生字
出示四个会认生字“对、雨、风、花、鸟”的组词、识记等,让学生认读,识记生字。
注意读准:后鼻音“风”,鼻音“鸟”。
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识记这4个生字?
鼓励自主识记生字:
(1)图文对照,理解字义。“鸟”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,在此基础上,教师呈现象形字“云、雨、风、虫”的图片及古今汉字,引导学生小组合作,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。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,理解字义。
(2)抓特点,形象化识记。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,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。如,“雨”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;“风”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;“鸟”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,促进字形识记,字义理解。
(3)组词拓展。如“花”,可以列举“玫瑰花、荷花、桂花、牡丹花、菊花、梨花”等词语,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“浪花、雪花、棉花、火花、礼花”等,在拓展中识记。其他词语列举:
云:乌云、白云、彩云
雨:暴雨、毛毛雨、雷雨
风:东风、南风、北风
(4)可以结合生活,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,如“风雨、风云、对手、水花、火花、山花、花鸟”。
2、学生玩识字游戏。
摘苹果游戏,学生先读生字,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,看谁的苹果最多。
3、指导书写“虫云山”。
(1)动画展示“虫云山”的笔顺,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。
(2)学习新笔画“提”“撇折”“竖折”。
在刚才的书空练习中,你发现那些笔画不认识?
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。“云”字第三笔是“撇折”;“虫”字的第五笔是“提”;“山”的第二笔是“竖折”。
指导三个新笔画的写法:
“提”下笔从左到右,从重到轻,收笔要出尖。
“撇折”下笔从重到轻,撇与提交接时,转换方向从重到轻,稍稍往上斜。
“竖折”下笔先写短竖,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。
(3)指导书写生字
书写时注意:
“虫”竖写在竖中线上,虫的“口”要写得扁一些,注意第五笔是提,点略长。
“云”上横短,下横长,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,与点对应,合成一个稳稳的三角形。
“山”中间的竖最长,竖折的竖最短,第三竖下端略出头。竖与竖之间等距。
(4)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,先书空笔顺,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,然后描红,最后练习书写。
(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“三个一”: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,胸离桌子一拳,眼离桌面一尺。)
(5)教师巡视,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。
(6)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,鼓励学生多观察。
【设计意图:初读感知,自主探究,解决字词,扫除阅读障碍,体现了“教师主导、学生为主体”新型教学理念。】
四、课堂小结
本课学习,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,扫除了阅读的障碍,积累了字词,了解了对韵歌。
五、当堂检测
六、课后作业
第二课时
【课时目标】
1、正确狼的课文、背诵课文。
2、看图想象,识记生字。
【教具准备】课件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复习旧知,导入学习
1.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。指名读,评价读。
2.抽读生字卡片。
3.出示本课教学目标。
二、品读释疑
1.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。
自由读课文。
2.出示第一、二句:
“云对雨,雪对风。花对树,鸟对虫。”
每个对子间的词语是什么关系?(都是同一类别的词语。)
这些词语可以分成哪些类别?
教师出示“自然现象”“动物”“植物”3个词语,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,发现“云、雨、雪、风”都是自然现象,“花、树”是“植物类”,“鸟、虫”都是“动物类”。
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,如“云雨、风雪、花树、虫鸟”。(板书:云雨、风雪、花树、虫鸟)
3。学习最后一句
(1)出示最后一句,指生朗读。
出示山清水秀水墨画和柳绿桃红水墨画,引导学生看图找对子。(山对水、柳对桃、红对绿、清对秀)
(2)去掉“对”字,再指生朗读。
教师相机出示成语:山清水秀、桃红柳绿。(板书:山清水秀、桃红柳绿)
(3)理解“山清水秀”的意思。
①出示课件。(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)
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。教师启发: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“山清水秀”。
……此处隐藏19589个字……作、闯关等多种形式反复诵读,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和趣味。
教学过程:
板块一 借助游戏,感受对子趣味
1.谈话导入。
小朋友,你们上小学已经两个多星期了,都结交了哪些好朋友呢?谁愿意上台来大声喊出你的好朋友名字吗?
2.借助游戏,初识“对子”。
(1)认识“对”字。
一对对好朋友,每天在学校里,一起生活,一起学习,多开心哪。(出示生字卡片:对)再来读一读:对。你能给“对”字找好朋友吗?
(2)汉字“对对碰”游戏。
汉字宝宝也想找好朋友,能帮助它们吗?(出示生字卡片:天、地、上、下、水、火等)我们一起来玩汉字“对对碰”游戏吧。如:
教师举着生字卡片问:天对什么?
学生找到生字卡片答:天对地。
提示:可以请学生翻看语文书上学过的内容去找对子,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对对子。
3.小结揭题。
像这样给汉字宝宝配对的游戏,古人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--对对子。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--对韵歌。这里头藏着好多对子,等着你们去发现哦!
板块二 字理激趣,图文联想识记
1.学习“云、雨、风”。
(1)出示象形字“云、雨”的甲骨文图片,猜一猜汉字。教师解说:生字“云、雨”上面的横画,表示天空。对比“风”的古今汉字,让学生观察联想,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。“云、雨、风、雪”都是自然现象。
(2)借助图片,拓展“云”词汇。
你见过什么颜色的云朵宝宝?出示云朵的图片。(组词:白云、乌云、彩云)
(3)联系四季和生活感受,发散思维,学习识记“风、雨”,积累词语。
出示季节图片:春天吹来的风,叫春风;夏天吹来的风,叫夏风;秋天吹来的风,叫秋风;冬天吹来的风,叫冬风。生活中还有不同方向刮来的风呢?(组词:东风、南风、北风……)
季节联结生活感受:春天下的雨,叫春雨;秋天下的雨,叫秋雨;冬天下的雨,叫冬雨。你还见过什么雨?(组词:毛毛雨、小雨、大雨、暴雨……)
活动设计:多媒体播放雨声音频或视频;也可以教师用拟声词讲述雨声,让小朋友说一说
外面下的是什么雨。如:淅淅沥沥的雨声,哗啦哗啦的雨声。
2.学习“花、鸟、虫”。
(1)欣赏北京儿歌《打花巴掌》,提问:儿歌中提到了哪些花?
儿歌节选:打花巴掌的,一月一,我们从小爱学习。提着篮子去采花,茉莉花呀海棠花,江西腊那个野菊花,采朵玫瑰花呀,采朵牡丹花牡丹花。
(2)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?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子像花的东西?
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组词:玫瑰花、荷花、桂花、菊花;浪花、雪花、火花、礼花……
(3)联系旧知,结合上一课课后练习,提醒识记“鸟”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。
说说“鸟”字有哪些朋友:小鸟、大鸟、花鸟、飞鸟、啄木鸟;出示图片,认一认小鸟的家:鸟巢、鸟窝、鸟笼。
(4)出示甲骨文,猜汉字“虫”。
由于“虫”字的本义是蛇,所以可以依次出示从甲骨文到楷书的“虫”字,让学生感受“虫”字的字形演变过程。
教师解说:“虫”这个汉字,非常特别。在古代,虫代表蛇的意思。你们看,三角形的部位代表蛇的头部,下面的线条是蛇的身体。古人还用“虫”代表不同的事物呢。他们把老虎叫做“大虫”,把蛇叫做“长虫”。“虫”字还有更有趣的用法呢。咱们班里爱看书的小朋友,我们可以叫他“书虫”;爱偷懒的,就叫“懒虫”;爱上网的,就叫“网虫”。还有,一直流鼻涕的,就叫“鼻涕虫”。
板块三 诵读对子,感受韵文的节奏和韵律
1.整体诵读韵文。
活动设计:教师范读,落实听的要求--小眼睛,看书本;一字一句,听清楚。
要点:“风、虫”的读音易错,要特别注意。
(2)自由读、开火车读。一人读一句,读正确、读流畅。
2.读中品味单字对和双字对。
(1)师生合作读。指导朗读停顿“对”字连得轻短。男女生互对。你们发现对子有什么秘密?要点:字数对应;同一类事物对应。
(2)根据同一类别组新词,读一读。出示:云雨、风雪、花鸟?山清水秀、柳绿桃红。
(3)指图找对,拆分读。找一找,书上图片中藏着哪些对子?
“山清、水秀、柳绿、桃红”可以拆分成:山对水、柳对桃、清对秀、绿对红。
(4)配乐感受韵文的节奏。
配上两种不同节奏的曲子,可以快节奏读,读出韵味;也可以慢节奏读,边读边赏图,读出美感来。
板块四 背诵韵文,积累语言活运用
1.诵读入境,闯关游戏,强化记忆。
活动设计:
闯关游戏一:最强记忆。图文提示,学生用生字卡片玩韵文的填字游戏。
闯关游戏二:对答如流。
步骤一:教师随机选取其中一句,问--雪对什么?学生回答:雪对风。
步骤二: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考同学。
步骤三:同桌互当小考官,评价反馈。
闯关游戏三:小小诵读家。请学生上台挑战配乐背诵,其他学生当小评委。
2.迁移运用,尝试找对子,对对子。
(1)出示课文《金木水火土》,请学生拍手读,再在文中圈出单字对。
(2)出示《笠翁对韵》节选,找一找其中的单字对和双子对:
天对地,雨对风,大陆对长空。
山花对海树,赤日对苍穹。
(3)教师分享有关对联的小故事,激发学习兴趣。
(4)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经验,尝试自己对对子。
活动设计:对对乐园游戏。
多对( ) 鸟对( ) 晴对( )
女对( ) 星对( ) 来对( )
板块五 规范书写,感受汉字美
学习“虫、云、山”书写。
(1) 一课一得,学习新笔画。
“虫”:第五笔是“提”。下笔重,提笔轻,从左往右写。
“云”:第三笔是“撇折”。下笔重,转折处顿笔,折时要稍稍上斜。
“山”:第二笔是“竖折”。短竖后稍加停顿再写长横。
(2)重示范、抓基础。
活动设计:教师范写,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笔顺,说清楚笔画名称,练习书空。
要点:虫--竖写在竖中线上,“口”的形状要写得扁一些。
云--上下横,一短一长,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,与最后一笔点,呈三角形状。
山--中间的竖最长,竖折的竖最短,第三竖要出头。三竖间等距。
(3)学习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位置,练习笔画书写到位。
活动设计:火眼金睛。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,能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上的位置,说一说。
(4)书写评价:教师巡视,抽取学生的写字本,集中讲评。
活动设计:笑脸活动。同桌交换检查,如果要为对方端正的字迹点赞,则送同学一张笑脸贴纸。